返回

穷途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落魄帝姬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是崇宁帝的嫡亲血脉,在陛下眼中,岂不是如眼中刺一般?”

    被徒弟这么一点,云贤师太这才醒悟过来,什么视如己出,不胜怜惜,陛下对寿安长公主的看重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,若他真心疼这位侄女,怎么会将其仍在京郊的道观里不闻不问。

    便是从那时起,云贤开始对持盈所居的西院不管不顾,时日长了,底下的人摸清了主持的态度,变得有恃无恐。

    阿棠不是自幼服侍持盈的,但她曾在旧都的金明宫里当值,动乱之时有幸逃到南边,赵桢称帝后,宫中将旧都皇宫那些难逃的宫人都召集了回去,阿棠便是其一,后来便被指到了持盈身前。

    她是个忠心不二的,跟着持盈,吃苦受累再艰难的时候,对持盈也是真心相待。

    “主子,奴婢是想着,上皇已经禅位了,听闻今上宽仁,且算起来怎么也是您的同族兄长,或许,或许……”阿棠迟疑着道。

    她想着,太上皇虽然厌恶公主,可如今换了新皇,或许会好些。

    曾经在旧都时,阿棠不过是在宫中做杂役的,自然不知道她从前与赵誉的一些过节,所以才以为能换来一点怜悯。

    持盈没再解释,轻叹了一声,淡淡道,“我知道你是可怜我,可阿棠,如今于我而言,万事皆在身外,我已经什么都不求了……”

    她向阿棠招了招手,阿棠将身子靠过去,听到持盈低低道,“你知道我枕匣里,放着过去的一些钗环首饰,是宫里的东西,值些银子,那些都是给你留的,你拿着想来余生也不愁什么了,我只求你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仿佛是说了一连串的话,气力不够,她缓了一缓才继续开口,“以后我过身了,只求你将我尸骨葬到北边去,也不必是帝京,在北边就好,若是实在为难,你将尸骨烧成了灰带去,也可。”

    她活着,被叔父囚在这道观里,可死后,她的尸骨总不会再这么被拘着了吧。

    这样想着,持盈便将生死都看得开了。

    人说挫骨扬灰,可她为了回到北地,尸骨成灰也不在乎,阿棠忍不住,眼泪一下子淌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主子你胡说什么呢,你这病就是因为没大夫来问诊开方,才拖严重了,哪里就扯上生生死死上头去了!”

    持盈躺着,虚弱地笑了一笑,面上神情平淡冲和,却看得阿棠更加心疼。

    赵誉醒来已是午后,他躺在软榻上,缓缓起了身。

    他上午去玉津园里同军中的将领一同骑射,又下场打了两场马球,午时的筵席上吃了几盏薄酒,等走到皇后的慈元殿坐了不一会儿,就觉得有些困乏,便在偏殿的软榻上歇了一歇。

    皇后正从殿外进来,见他醒了便笑了笑道,“官家酒醒了?”

    他知道她这是在打趣她,他就吃了几盏甜酿,根本不足以醉人,从前在军中与将士们豪饮,喝下一两坛子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皇后走近了,低声道,“官家是太累了,朝中那些事,有两府宰执们为官家分忧,不必事事操心的。”

    赵誉笑笑不答,岔开了话题问道,“方才见是内侍来禀报什么,怎么了?”

    他醒的时候,听到她在殿外吩咐,具体说什么却没听清。

    皇后迟疑了一下,才缓缓开口,“是太后那边的消息,说是遣了御医去九安山,那边那位的病……着实是不轻。”

    这一次赵誉倒也没露出什么明显的厌恶,只是不大在意地道,“那就让御医好好开些药,太后心疼她,是她的福气。”

    “映春姑姑说,御医回来禀,那位是气血久亏,若好好将养着三五年便也有了好转,可却拖得太久,元气耗损。”

    孙家从前在旧朝时不算什么显赫门庭,是跟着赵桢南渡才挣来的荣华富贵,对从前金明宫里的旧事大多是从宫人那儿听了一两嘴,只知道太上皇对那寿安长公主是眼不见为净,赵誉对她也有些不喜。

    可同为女子,皇后又是温和柔顺的性子,想着寿安长公主那多舛的命途,心中忍不住还生了些怜意来。

    于是叹道,“听闻是长生观那些人,对公主不大好,太上又曾派了士兵去守着,将她禁足在院子里,观里的人想着宫里不知道消息,所以胆大妄为,太后知道后也是生了气,责罚了观里众人,可以寿安长公主那病,那长生观实在不是个久留之所,太后的意思,是想将她接到宫里来……”

    赵誉脸微沉,“所以太后想让你来劝说我?”

    皇后顿了片刻才道,“臣妾自己也觉得,公主终究也是皇家的血脉,若是凋零在了外头,难免叫外人心生揣测,说上皇与官家天恩微薄,不恤她孤苦。”

    她仔细打量着赵誉的神色,怕他动怒。

    赵誉神色倒是平常,声音也是淡淡的,“你是不是以为我石头心肠,放任自己的族妹流落在外,就为了从前的一些恩怨,挟私心报复她?”

    “臣妾不敢。”

    他与孙静仪是结发夫妻,赵誉这个人最念旧情,他娶了她之后,身边就没再有过旁的女人,还是被册为太子后,上皇替他做

落魄帝姬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